当前位置:

上海开放大学杜诗精读作业答案

198

杜诗精读

学校: 无

问题: 1. “石间采蕨女,鬻市输官曹。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出自于《上水遣怀》。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2. 《历历》是杜甫所处时代的转折,由安史乱前转向乱后。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3. 《无家别》写的是少年男子被征服役的事。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4. 杜甫的《艳曲》“江清歌扇底,影旷舞衣长”,来自庾信“绿珠歌扇底,飞燕舞衫长”(《和赵王看妓》),意象启发引起联想,产生类似诗句。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5. 《忆弟二首》,“即今千种恨,惟共水东流。”是回想当初仓皇逃难 ,未料竟成和兄弟长别的触景伤情和感慨。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6. 在《遭田父泥饮》中,杜甫描绘了自己和乡间乡绅喝酒的情形。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7. 杜甫走向现实主义,是从二十五到三十四岁十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8. 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这里的“子美”指的是杜甫的父亲。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9. 梁启超称杜甫为“情圣”(《情圣杜甫》)杜甫的感情世界里,更多的是对他人对故土的关怀与思念,感人肺腑。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10. 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走》、《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11. 细小的描写使杜诗叙事方式有别于此前的叙事诗。从概括描写走向写具体事件片断,更少夸张,更多真实感。故事性被冲淡,生活色彩加强。如“三吏”、“三别”等。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12.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这是杜甫《岁暮》中的名句。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13. 在《江汉》中,杜甫表达的是动荡的生活并未使他产生归京的念头。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14.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15.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16. 杜甫在四川漂泊了十一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17. 杜甫往往不能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18. 杜甫称做官是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以及以后的种种行为都是在为追求仕途事业和为官行道相联系。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19. 洞庭湖水触动了家国之忧、身世之慨,杜甫写出了千古绝唱《登岳阳楼》。诗云:“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20.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是杜甫《曲江二首》中第二首中的句子。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21. 《丽人行》描写杨贵妃的兄妹奢侈的生活和擅权乱国。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22.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是杜甫为严武送行而写的,杜甫送行一直送到绵州(今四川绵阳),送出好几百里,最后在绵州城外 30 里的奉济驿依依惜别。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23. 《新婚别》是写一对“暮婚晨告别”的新婚夫妻, 头一天结婚,第二天丈夫就被征兵了。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24. 安史之乱,杜甫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25. 宋朝理学的发展确保了杜甫作为诗的典范和他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苏洵阐释了理由:”古今诗人众吴,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26.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屋”, 也称“浣花草屋”。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27. 杜甫对人民充满具同情,干元二年(759)春天, 杜甫由华州掾任上去过一趟老家洛阳,这次行旅,杜甫写出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28. 杜甫的《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是一首七律。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29. 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是杜甫的《蜀相》。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30. 诗中描写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路衢唯见哭, 城市不闻歌”,出自于杜甫的《王命》。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31. 《秋兴八首》表达的是杜甫面对夔州萧条的秋景而引动的故国之思。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32. 天宝十三载(754)秋天,长安一带连降了60多天的雨水,秋作物灾情严重,长安米价暴涨。杜甫在《秋雨叹三首》中,真实地反映了灾情, 并揭露杨国忠钳制人口的卑劣行为。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33. 759年7月,杜甫弃官于这年年底到达成都,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开始他最后一期“漂泊西南”的生活。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3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的题目叫《绝句》。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35. “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这话是秦观说的。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36.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出自于杜甫的《漫成二首》其一。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3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38.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出自于《冬至》。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39.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这是元稹在《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说的。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40. “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出自于杜甫的《独酌》。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41. 《蜀相》一诗,对诸葛亮一生的磊落功绩做出高度的评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为其未能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而痛洒千秋之泪。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42.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中的公孙大娘是当时最优秀的武林高手。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43. 严武突然病逝(时年仅 40)时,杜甫惊痛,写诗哭悼,为蜀地失此将才而伤心不已,“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诗的题目是《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44. 公元十世纪初,五代前蜀诗人韦应物找到了草堂遗址,重新修建茅屋,使之得以保存。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45.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46. 最早、最全面反映战乱灾难的是杜甫。写战争许多重要事件,写百姓在战争中的苦难,以深广生动的形象,展现战火中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被称为“诗史”。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47. 李商隐七律没有受到杜甫律诗组织严密而跳跃性极大的技法。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48. 杜氏家族世代奉儒守官。先世居于杜陵( 今西安市东南)。杜甫的十三世祖杜预,是晋代名将,著名学者,封当阳县侯。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49. 杜甫《忆昔二首 》,第一首是回忆安史之乱发生后,肃宗即位以来混乱的政局,重点批判肃宗宠信宦官李辅国和皇后张良娣的。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50. 杜甫一些诗篇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从细微处见出真实,展开画面,把人引入某种氛围、境界,如《北征》。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51. 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52. 杜甫的《宿江边阁》“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来自何逊“薄云岩际出,初月浪中生”(《入西塞示南府同僚》)。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53. 杜甫的《忆昔》描述安史之乱期间唐王朝经济依然繁荣的景象。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54. 杜甫的很多叙事诗作为抒情来写,融入强烈的抒情。如《羌村三首》写与家人、邻里相见,表现悲喜交集的心境:悲哀、同情、无可奈何,交错在一起。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55. 杜甫的诗章,标志盛唐诗人尚未把眼光转向底层。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56. 杜甫那种写实的“诗史”精神,在后代诗文中得到了大力的发扬。舒岳祥《题渊少白诗》称:“燕骑纷纷尘暗天,少陵诗史在眼前。”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57. “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米乞窄。饱食复何心?荒哉膏粱客!”出自于杜甫的《白帝》。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58. “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乾坤万里内, 莫见容身畔。”这首诗的题目是《江南逢李龟年》。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59.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春夜喜雨》里的名句。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60. “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这是鲁迅说的。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61. 《垂老别》是写中年从军者极度的悲伤反常心理。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62.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都是在安史之乱前写下的。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63. 《月夜》一首是杜甫在长安尚未被叛军攻破的时候写下的,表达思妻怜子之情。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64.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一首长篇古诗, 被人们一致认为是杜甫困居长安十年的生活和思想总结。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65. 后世注释杜集的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仇兆鳌《笺注杜工部集》、钱谦益《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等。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66. 在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写了两千多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秋兴》《岁晏行》等都是这时期最优秀的作品。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67. 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68. 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此时杜甫已年四十6,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69. 杜甫《登高》、《春望》,是他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70. 杜甫传记和新时代研究专著较为著名的有萧涤非的《杜甫传》、冯至的《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71. 杜甫抵达同谷后,就前往成都寻找安身之处。这一路山水行程,险象环生, 他把所历之景与事写成纪行诗十二首,《发同谷县》是第一首。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72. 杜甫还做不到能够从一个人、一个家庭写起,写战争带给百姓的苦难,写他们的遭遇,写他们的内心的悲酸。如《无家别》、《羌村三首》、《哀王孙》、《哀江头》、《北征》等。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73. 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把杜甫所作之诗,与屈原的《离骚》、庄周的《庄子》、司马迁的 《史记》、施耐庵的《水浒传》、王实甫的《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74. 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不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也不是他的一贯精神。

选项:

购买后查看

问题: 75. 记述时事,反映历史真实画面,实则抒发一己情怀,这是诗歌表现方法的转变,但是却不是杜诗异于盛唐诗的地方。

选项:

购买后查看


点击附件下载
需要积分:
80
QQ客服
微信客服